新聞資訊
NEWS AND INFORMATION
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系列報道之六:創新領先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8-10-12 15:3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市委書記林彬楊在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指出,創新決定城市未來。我們要始終把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創新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不竭動力。當前,全市上下搭平臺、引項目、促改革……創新的舉措層出不窮,創新的作用充分凸顯,創新的成果不斷涌現 全社會研發投入是衡量區域創新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把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作為科技創新工作“頭號”工
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系列報道之六:創新領先
【概要描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市委書記林彬楊在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指出,創新決定城市未來。我們要始終把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創新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不竭動力。當前,全市上下搭平臺、引項目、促改革……創新的舉措層出不窮,創新的作用充分凸顯,創新的成果不斷涌現 全社會研發投入是衡量區域創新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把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作為科技創新工作“頭號”工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8-10-12 15:32
- 訪問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市委書記林彬楊在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指出,創新決定城市未來。我們要始終把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創新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不竭動力。當前,全市上下搭平臺、引項目、促改革……創新的舉措層出不窮,創新的作用充分凸顯,創新的成果不斷涌現
全社會研發投入是衡量區域創新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把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作為科技創新工作“頭號”工程加以推進,研發投入指標整體穩中有增、積極向好,為我市創新領先打造動能轉換新高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017年,全市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8.7億元,同比增長54.3%,增幅全省第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0.77%,同比增長0.19個百分點,為歷年來增長最高的一次,在各設區市排位中前移2位;全市規上企業研發投入達17.76億元,同比增加6.2億元,增幅達53.9%,列全省第一……
創新催生新動能
在湖口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海山科技創新實驗區科創中心,有中科院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南京大學環保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和科技孵化器,還有21家科技企業在這里孵化。他們研發了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光引發劑等三大類20多個用于化工企業的產品?!拔覀円雅c園區內的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為這家企業研發了十多個產品,企業效益明顯增加?!痹撝行难邪l部負責人介紹,“我們主要為園區內的企業攻克技術難關,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產品質量?!?/p>
“我們在陶瓷上加入一些導電的材料,通過特殊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讓我們陶瓷吸嘴具有半導性能,基本上在功能測試各項指標,完全符合產品要求?!本沤芜h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斌說,作為電子組裝設備的核心零部件,公司在3年內經過200多次的反復試驗,終于讓產品進入到專利申請階段?!拔覀冾A計2019年3月份正式投產,估計可以給我們企業帶來大概2000萬元的營收?!弊鳛楹I娇萍紙@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這家公司每年研發投入800多萬元,已擁有專利20項。而這款業界首創的最新產品投產后,產值將非??捎^。
海山科技創新實驗區規劃面積5.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1平方公里。去年7月,核心區內1.2萬平方米的科創中心正式運營。近年來,園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園區企業服務,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園區內有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引進院士、博士等人才52人,高技能人才82人。
創新發展需要平臺支撐。當前,全市各縣(市、區)都將規劃建設至少1平方公里的科創園,同時,加強孵化器等功能型平臺建設,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園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鏈條,推進創新成果與產業緊密對接,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同時,通過人才新政30條,實行人才落戶“零門檻”,吸引更多的科研型、產業型、實用型、管理型人才,來九江興業、創業、就業、置業;健全駐外商會組織,發揮駐外商會作用,引導鼓勵潯企回遷、潯商回家、潯才回歸。
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培育,我市目前共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星創天地等創新創業平臺42家(國家級8家、省級8家、市級26家)。在孵企業、創客6000余個。其中,九江市恒盛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評比當中,被評為A類(優秀),全省僅有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獲評為A類。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知識產權本身是一種價值的體現,為企業解決資金困難開拓了一條新途徑,對銀行也是金融創新的一種新突破。我市仙客來公司在2007年以“仙客來”商標質押向農村信用社貸款2000萬元,開創了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先河。2015年起省知識產權局在全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九江、贛州、新余等市被列為全省第一批試點單位。2017年,我市有9家企業共獲得貸款7035萬元。
項目積蓄新動能
九江經開區汽車工業園新引進的壯龍無人機項目,由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蔡茂林,清華大學碩士、遼寧壯龍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等高端人才合作創辦。項目投資3億元,預計2019年年產無人機100臺,2020年年產無人機200臺,投產后5年計劃年產各類無人機過千臺。九江經開區汽車工業園積極探索“人才+項目+團隊”等引智育才新模式,成功吸引國家“千人計劃”3人,清華北大等博士6人,有力提升了經開區電子電器產業層級,向智能高端領域邁進。
位于修水縣綠色科技產業園的江西豪斯特汽車零部件項目于去年7月開工建設,在園區和企業各方的努力下,項目首條生產線于今年6月底投產,較計劃提前了半年時間,為企業生產經營和后續項目建設贏得了更多的時間?!耙黄谡w規劃是四條線?,F在已經完成兩條線可以量產,第三條線已經在安裝,第四條線十月份可以安裝。如果四條線全部達成的話,可以做8個億到10個億,如果連模具一塊的話,可以做10個億到12個億?!苯骱浪固仄嚵悴考邢薰究偨浝韰俏樾壅f。
豪斯特汽車零部件項目的快速投產,是修水縣貫徹落實“重大項目見效年”要求的生動實踐。園區服務單位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為著項目干,對項目急需解決問題和困難列出清單和時間表,即時辦結。根據工期安排,豪斯特汽車零部件、伊啟康健康器材和科泰模具三個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投產見效,計劃完成投資70億元,綜合年產值88億元,成為修水縣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各縣(市、區)在“五個一”項目督查機制的基礎上創新方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武寧縣建立重大項目微信工作群,開啟項目推進的新模式。每天一大早,武寧之窗生態修復及慢道系統項目建設現場負責人曾令明就會來到武寧之窗生態修復及慢道系統項目建設現場,調度安排項目建設,并在各個項目節點拍攝現場進度照片,然后上傳到項目建設微信群,通過微信工作群報送每日動態、每周計劃、小結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程順利推進。一個微信工作群就是一個‘虛擬辦公室’,“有圖有真相”的“現場直播”,促進微互動,實時微管理。
重大項目建設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全市上下不斷創新和完善重大項目決策、推進、督查機制,加大項目引進、開工和建設力度,持續擴大有效投入,掀起了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的熱潮。心連心化肥、魯花食用油、愛升電路板一期、巨石二期、兄弟醫藥二期相繼建成投產;神華煤電兩臺百萬級發電機組并網發電;潯南城市森林公園、金鳳路積水點改造、花果園小游園等項目陸續投入使用,一個新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一張嶄新的城市金名片。
改革煥發新動能
進入新時代,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問題日益突出,無論是推進項目、發展經濟,還是管理社會、構建秩序,都需要不斷地創新手段和辦法。去年,永修縣為推進行政許可改革,成立行政審批局,重塑了審批方式,開通了“綠色通道”。我們容缺互補機制,是針對企業注冊還有項目投資建設這塊,企業集中所有審批的主件,把一些證明材料的附件全部“容缺后補”辦理,讓企業辦事更加快捷有效。
走進市行政服務中心的服務大廳,隨處可見的自助查詢機、自動填單機、多媒體廣告機、自助繳費機、LED大屏幕、排隊叫號機等智能化服務設備,讓機器設備與審批服務網絡相結合,辦事群眾可以強烈的感受到無所不在的標準化和數字化管理。市行政服務中心在加快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強化政務大廳信息化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加力、不斷探索,審批權改革有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實現標準化建設,同時,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實施“多證合一”,將公安、交通、旅游、金融、房產、文廣新、出入境等17個部門的30項登記備案事項進行整合,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三十證合一”,解決了一批多年想辦而沒辦成的事。市行政服務中心還以全面推行行政許可“一次辦”為總引領,打造“一次辦”“聯合辦”“容缺辦”等“多辦融合”的新格局。推行行政許可“一次辦”;探索不動產交易“聯合辦”;推行“容缺辦”服務模式;實施重大項目代辦領班服務;進一步助力商事制度改革;規范中間機構服務,實行有序競爭,提升中介服務質量。
緊扣“放管服”改革要求,我市率先安排部署“減證便民”專項清理工作,聚焦“證明多、辦事難、來回跑”等堵點痛點問題,明確方法步驟、嚴格審核程序、強化公開透明,走訪調研,發出350份調查問卷,進一步解析基層工作的“難點”,群眾辦事的“痛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明確了“七個一律”的清理標準,即:沒有明確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夠通過個人有效證照證明的一律取消;能夠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夠由行政機關及相關機構調查核實的一律取消;能夠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證明一律取消。首批公布取消調整455項證明事項,有力促進了審批服務進一步便民、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政務效能進一步提升,企業辦事更加快捷有效,百姓辦事更加順心順氣,社會管理更加和諧有序。
聯系我們 / CONTACT US
您的意見或建議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歡迎留言!

關注我們
COPYRIGHT? 德陽科吉高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 蜀ICP備12007805號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成都